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理伦探讨 > 仝小林维新医见
编号:131799
建寒湿辨治体系 开临床又一法门 ——评仝小林《脏腑风湿论》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6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89期
     专家推介

    欲求中医之振兴,必求学术之振兴;欲求学术之振兴,必求理论之振兴。中医理论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应是继承、移植、创新三者相结合。作为中医学人,我们要时刻重视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。仝小林院士结合《内经》“痹证”和“伏邪”理论,提出脏腑风湿学说,即是对中医理论新的探索和创见。该学说指出,机体感受风寒湿邪,或伤及皮表,渐传五体,甚至内传脏腑;或通过口鼻等官窍而直中脏腑。病邪盘踞经络,痹阻气血,形成痰瘀,进而造成五体或脏腑结构、功能的异常。一则潜伏盘踞之风寒湿邪,与痰瘀互结,成为“伏邪”,在外邪的引动下反复发作,缠绵难愈。因此,脏腑风湿,虽冠以脏腑之名,实则代表着一身上下、表里内外诸处之风寒湿病,是各类风寒湿病的概称。仝小林院士主持编纂《脏腑风湿论》一书,以“四焦八系”为分类,详论各“焦”、各“系”之多种“脏腑风湿病”,理法方药齐备。

    纵观两千多年中国医学史可以发现,从秦汉至隋唐时期,医家多论风寒,尤以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为代表;至宋金元时期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3864 字符